第433章 总要面对-《舌尖上的神豪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往前走一点,向左一拐,是一个波兰小教堂,这里是苦路第三站。耶稣不堪十字架的重负,在这里第一次跌倒。

    再往前数米,则是苦路第四站,这里耶稣和母亲玛丽亚相见,两人眼神怅然而悲怆。

    沿着路右拐,是苦路第五站。路面开始陡峭,耶稣无法独自把十字架扛到骷髅山刑场,于是罗马士兵把乡下来的古利奈人西蒙拉来,帮耶稣背负十字架。

    这段路当年是荒草冢地,而现在是阿拉伯集市,商店鳞次栉比,人们接踵摩肩。路中间是苦路的第六站,女子韦罗妮卡在这里为耶稣擦拭脸上的鲜血和汗水。

    今天的圣墓大教堂里,人头涌涌,却又严肃庄重。里面到处是圣地、圣迹、圣坛、圣物。耶稣当年在这个地方被钉上十字架,死在架上。玛丽亚也在这里抱着耶稣的遗体,把他埋葬。

    从城南的粪厂门(dung    gate)再次回到老城,进入城内犹太区。与刚才穿过的***区不同,这里没有集市的热闹,喧嚣的生意,拥挤的人群,只显得一片安静、祥和。

    不远处是犹太人的圣地,哭墙,也叫西墙,是当年西律王建立的第二圣殿的一面外墙。

    第二圣殿曾是犹太人祭祀的场所,也是犹太民族的象征。公元70    年被罗马军焚毁,只留下孤零零一面西墙,如今是犹太人凭吊的场所。

    西墙毕竟有2000    年的历史,满面疮痍,终于亲眼看到人们常说的石烂。海未枯而石已烂,原来石头真的会烂。

    一群犹太青年手拉手,蹦跳地高唱着希伯莱语的歌谣。声音是那么洪亮,曲调是那么高昂,感情是那么充沛,步伐是那么铿锵。

    如此强烈地感到音乐的魅力,虽然不清楚歌词内容,但却被歌声传达的感情所征服。

    这种情感的高潮,在人生中并不常有。

    按照希伯来经书上的戒律,犹太人是不能踏上圣殿山的,因为那是***的圣地。可是就是这块土地,正是当初犹太教第一圣殿和第二圣殿的所在地,如今却只剩下了哭墙,慰藉着犹太人沧桑的心。

    难怪犹太青年们在门口对着这块土地动情地歌唱。看着自己的圣殿被摧毁,而在其上堂而皇之地建着别人的宫殿,这种哀伤谁又曾用心体会?谁又能真正理解?

    就像那些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拆迁户们,自己世代居住的老房子要被强拆,要建起新楼来给别人住。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,是怎么都无法刻骨铭心地体会那种凄凉的。

    拆迁户们还会得到政府的一丁点所谓补偿,而犹太人除了被屠杀、灭绝外,又得到了什么?

    路上遇见一件事,公交车在某站地,上车的最后一位犹太妇女还没有上来站稳,车门还没关,司机就开车,于是妇女和司机开始争吵。
    第(2/3)页